昨日,第五届消博会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截至当天中午,该日普通票售票量3.4万张,部分持证专业观众也选择在这一天入场参观。如果说专业观众是来消博会寻找新机会、新产品的话,那么众多购票观众就是来享受一站式“买全国”“买全球”便利的。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1号馆的各种机器人、特斯拉、华为新款手机,5号馆的进口跑车,户外展区的“空中出租车”等都是热门展品。
除了拍照、打卡,不少观众是冲着消博会一站式“买全国”乃至“买全球”来的。小到食品、美妆、保健品、日用品,大到珠宝、黄金、电子产品、无人机、科技穿戴,甚至还有观众咨询汽车、机器人等“大件儿”。不少观众带了购物袋,甚至露营车。
“今年的羊肉串真大,还有牛排、燕窝、西洋参,连免费品尝的咖啡杯子也长了尺寸。”一位观众比画大小的食指向上一弹,向同伴演示刚才品尝的咖啡有多值。
来一杯南非的咖啡、爱尔兰的威士忌、法国的红酒、日本的运动饮料;尝一口澳洲的牛排、乌拉圭的牛肉、马来西亚的燕窝、斯洛伐克的果干、泰国的椰子、加拿大的西洋参……再加上来自中国各地的美食——西北大枣、哈尔滨的纯肉肠、明前龙井、天津麻花等。消博会一圈转下来,不少观众光是在各个展台品尝,就已经饱了。
不光美食,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商家也使出浑身解数:扫码送赠品、加关注免费品尝、机器人做咖啡、定点抽奖……为了让观众“深度”参与,参展商花样百出:互动小游戏大赛、AI“擂台赛”等。
除此之外,本届消博会上,各品牌将直播间搬进了展会现场。北京组织重点电商平台抖音、快手赴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参展,不仅打造“科技+消费”新场景,还让不少观众近距离目击“1、2、3上链接”是怎么工作的。
“德国品质值得信赖。”棕发蓝眼的老外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介绍着身后包装上没有一个中国字的保健品。镜头内外交织着一场打破“次元壁”的消费狂欢。有参展商表示,通过展会直播的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
不仅如此,一些商家更是推出了“消博会专属优惠”——“国补”“会员购”“免税购”叠加消博会专属优惠,让“剁手党们”一时间目不暇接,纷纷下单。
直播间成为连接展会与消费端的“高速路”,消博会不仅让“买全球、卖全球”更高效,更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文/本报记者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