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今晚开播大型纪录片《伟大的贡献》
![]() |
![]() |
本报讯(记者 杨文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卫视名牌栏目《档案》制作的8集纪录片《伟大的贡献》,今晚22:15起在北京卫视重磅推出。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大量同题材作品纷纷涌现,《伟大的贡献》不仅不应景,还在短短五个月的制作周期中实现了诸多重大史料方面的突破,诸如毛泽东《论持久战》最早的英文版本;日本“东方会议”对华政策讨论稿,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就是在这次会议讨论稿的基础上完成的;罗斯福总统特使关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秘密情报等。其中多份档案和重大发现,属于全球独家首次披露。
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纪录片节目组,是如何掘地三尺、完成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独家专访了《伟大的贡献》总制片人、总导演吕军、总导演吴志勇,原来他们还真有秘密武器——一个临时组成的十人翻译小组。
《伟大的贡献》立意在于站在和平的今天,用第一手的档案和文献,解读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关键历史节点和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回望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因此国际视野的重大发现是它的重锤。北京卫视的《档案》栏目组由于常规工作需要,本身就有英、德、意、法等多国语言优势,平时又练就了掘地三尺将尘封素材挖掘出来重见天日的本领,一群做纪录片的人还能有学术发现,是《档案》时常让人惊讶的地方。为了高水准完成《伟大的贡献》,总制片人吕军决定额外成立“加强版”的翻译小组。他们向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的尖子生广为撒网、细致筛选,标准是既要外语达到研究生水平,还要热爱历史,最佳状态是研究历史的外语研究生。令吕军惊讶的是,这样对“故纸堆”工作有热情、水平还非常厉害的年轻人大有人在。最终《伟大的贡献》节目组成立了囊括多国语言的十人翻译小组。吕军在微信群里跟成员们说:“我们就要像中国共产党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编译局,收集情报”。
十人翻译小组成立后,被广撒到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展开夜以继日的地毯式搜索,寻找和挖掘资料,“我们在后方写稿子一想到需要什么东西,很快就会有人回复找到了什么线索,大家一起欣喜若狂,这个发现的过程非常刺激和激动人心”,吕军说。
最终,这支秘密部队和大后方精诚配合,《伟大的贡献》果真实现了诸多档案史料的全新、首次、独家突破。例如今晚播出的“序篇”《战火之源》,旨在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发端和形成,以及日本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不是历史的偶然。据导演吴志勇透露,为了找到日本侵略满蒙的相关档案,尤其是明确体现日本具体侵华战略方针的《田中奏折》,《伟大的贡献》翻译小组赴日查阅了近20家档案馆和图书馆,终于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找到了恰巧今年刚解密的多份珍贵档案,其中就包括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的会议记录。虽然日本单方面一直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但这些白纸黑字记录的历史,是对《田中奏折》最有力的佐证,因为《田中奏折》正是在东方会议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日本蓄谋侵略东北铁的事实。 《伟大的贡献》今晚将全球独家首次披露这份档案。另外,毛泽东《论持久战》最早的英文版本,罗斯福总统特使关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秘密情报等,多份重量级的档案也都是翻译小组突破的独家发现。